一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三十四章 停产,酒精风云,一臻,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任全,一个西北汉子,就这样被委以了重任。这远超出他的预期,当初他为了职位的提升和工资的增长,从北京来到江州时,根本没想到机会这么快来到了他的眼前,这就是运。如果他当初坚守北京,坚持大城市的梦想,没有被董涛打动的话,那他现在依然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中层,也许再干五年,或许十年也不一定到达这个位置。老话讲的好,树挪死,人挪活,人的发展机会也许就在这腾挪之间就出现了。
确立了建新区项目负责人以后,王俊才带着任全开始忙碌和建新区对接的事,包括注册新公司,缴纳土地款,办理各种许可证等。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与晟达地产的李总见面会谈,双方都是本着合作的诚意而来,自然谈得非常顺畅,最终兴隆集团把建新区的项目全部承包给了晟达承建。致此,建新区商业中心项目走上了正轨,任全坐镇建新区,全权负责所有事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任全很快适应了一把手的节奏,这也让王俊才和董涛都放下心来。王俊才为了维护董涛在任全面前的权威,他特意任命董涛兼任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就在王俊才的事业顺风顺水的发展的时候,他原来供职的单位,江东酒精总厂却爆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新闻,就在一九九九年四月一日,这个西方愚人节的日子,它全面停产了。为什么说它惊天动地呢,因为酒精厂自从五五年由糖厂改造成酒精厂以来,从来没有全面停产过,就连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和那个特殊的动乱十年都没有停下生产的步伐。所以这一消息传到王俊才耳朵里的时候,他还以为是愚人节开的玩笑。
然而当他给李明军亲自打电话,才确定这一切都是真的。李明军在电话里对王俊才说道,他累了,真的累了,该想的办法都想了,能用的手段都用了,最后实在没办法了,他才选择了全面停产。现如今,等待他的惩罚是什么,他也无所谓了,是开除甚至是把他抓起来判刑,他都不在乎了,因为他太累了,该歇一歇了。作为李明军原来的下属和好朋友,王俊才觉得自己应该去看望一下老领导,特别是在这一危难时刻,他更应该伸出手帮老领导一把,最起码安抚一下李明军那受伤的心灵。
当王俊才见到李明军的时候,他的容貌让才几个月没见的王俊才大吃一惊,还不到五十的李明军,眼窝深陷,面容憔悴,最可怕的是原来乌黑的头发竟然白了一多半,原来传说中的一夜白头真的存在,这是遭遇了多大的煎熬才变成这样啊。王俊才试图劝解一下李明军,他说道“李厂长,您要想开些,酒精厂全面停产,虽然有你的责任,但这不能全怪你,其实在你接任之前就已经存在严重的问题了,只不过那时市场还尚可,问题没有暴露得这么严重。按说这话我不该说,毕竟你的前任是我老丈人,不过这是事实,锅不能让你一个人来背。”
李明军摆摆手苦笑道“你不用安慰我了,不管你岳父干的怎样,人家交给我时,酒精厂还是正常的,还曾经创过出口纪录。可我接过来后,虽然也很努力,可毕竟是我决策失误,错上了这个溶剂项目,这才拖垮了酒精厂,我是酒精厂的罪人那,我该接受惩罚。”说着李明军竟然抹起泪来了,显然内心里并不服,还是慨叹自己的命运不济啊。
压垮酒精厂的正是新上的溶剂项目,它成了这家老牌企业停产的原因。事情还得往回倒退半年说起,一九九八年十月,经过了两年半的建设,预算投资三千万,中间又追加了一千万预算的溶剂项目,正式完工了。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试生产出来的产品根本就不合格,无论怎么调试,都达不到相关的质量标准。李明军不相信经过省化工设计院设计的生产线工艺存在问题,他请来了业内专家,经过一周的全面检测,专家们判定,该生产线关键设备存在严重缺陷,属于假冒伪劣产品。
李明军听说最后结果后,雷霆震怒,立马把两位副组长张伟和刘大山叫到办公室,他把专家做的检测报告摔到二人的面前,责问他们到底怎么回事。两人根本就不认账,说当时关键设备都经过了检验,而且也给李明军汇报过,他们没什么责任。李明军看他俩的神色,明显是在撒谎,但是苦于没有什么证据,暂时就让他俩下去了。他们走后,李明军越想越觉得有问题,打算派人调查一下这两个人。可没想到的是,等他安排好纪委准备开展调查时,张伟和刘大山两个人失踪了。
显然,这两个人是畏罪潜逃了,李明军想瞒也瞒不住了,这可是重大刑事案件,他赶紧给上级汇报,又向公安局报了案。公安局经过调查,正式开始了全国通缉,目前两人还没归案。不管到底能不能抓住,溶剂这一烂摊子必须解决。李明军让人统计,整个项目的损失大约在一千万左右,他召开厂务扩大会议,寻找解决溶剂问题的办法。总工张振华提出,现在溶剂市场低迷,即使生产线正常,我们生产出来的溶剂也卖不动。因为现在粮食发酵法的成本要高出石油化学合成一半还要多,说句不好听的话,这个溶剂项目就不该上。
这话一说,李明军脸上立马挂不住了,这个项目不管出现什么问题,当初可是他拍板上马的,张振华的意思是说他决策失误吗,到现在其实李明军还没有认识到决策失误的危害性有多大。他严厉地询问张振华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张振华不愧是发酵专业高工,他不慌不忙地说道“为今之计,只能是再花点钱,把生产线改为生产酒精,或许能够解决问题。”“改成生产酒精,能行吗?”李明军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着急的问道。
张振华见李明军非常关注,得意地说道“能,太能行了,粮食发酵法生产溶剂的工艺,第一步就是先生产出酒精,然后才通过其他生产工艺,进一步产出溶剂,所以把生产线改成生产酒精,一点问题都没有。不过这一工艺生产出的酒精,能不能达到食用级的标准我不敢确定。”李明军听完双眼放光,如果能改成生产酒精,那岂不是把决策失误这一严重的问题给掩盖过去了吗,而且到时候可以对外宣称,我们酒精厂年产达到十万吨,绝对可以称霸全国,说不定还是功劳一件呢。
李明军兴致勃勃地说道“张工,真要按你说的,改成酒精生产线,最后成功的话,绝对可以算得上大功一件,到时我给你庆功。大家还有没有别的建议,没有的话就这么定了,就由张工负责这个改造工程,需要多少预算,赶紧列出来,我来想办法解决。”就这样,原本按照溶剂立项的项目,最后变成了生产酒精。
这个溶剂项目的资金,当初省里面给了一千万的技改资金,当然这一千万不是白送的,是贷款,只是利息很低而已,其他的两千万加上后来追加的一千万,都是市里协调银行给的配套贷款。按照常规,酒精厂这种高负债的企业是贷不出款来的,当时正好赶上国家出台了,扶持国有大型企业加快技术改造的政策,李明军趁机申请上了这个项目。现在项目遇到了问题,需要再追加差不多五百万的资金。五百万,搁以前,李明军根本不放在眼里,即便没有银行贷款,从每月的回款里面扣出些来,晚一些支付采购的粮食款,很容易就能凑出来。
但是现在酒精的销量下滑太厉害了,因为受到石油合成酒精和甘蔗渣糖蜜酒精的冲击,酒精厂完全失去了工业酒精市场,而且祸不单行的是,原来占总销量三分之一左右的医药维生素市场,也因为国产维企业受国际市场冲击大量倒闭,而销量锐减。只剩下了一些白酒和优级酒精市场在勉励维持,可以用十分惨淡来形容。
在采购方面,由于酒精厂欠账太多,现在靠赊欠或者账期根本拿不来粮食,很多还给酒精厂供货的老板,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现在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所以,李明军想从这两方面扣钱根本不可能。可是大钱都花了,如果不想办法筹集这五百万资金,那些钱也会作废。张伟和刘大山现在还没抓到,如果抓到了,从他们那里追回些资金倒能解决困难,但是从目前看,难度相当大,这两年携款潜逃的贪官,被抓回来的很少,即便抓回来,赃款要么转移,要么被挥霍一空,基本上是追赃无望了。去哪里弄钱,可把李明军给难住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